衡水景县:“鱼”众不同 活水造就新风景
在美食界,鲈鱼绝对堪称佳肴,它肉质嫩滑肥美、营养价值极高。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钙、镁、铁、硒等营养元素,还被称为DHA之王。
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龙华镇开发区的河北增硕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自2022年起开始鲈鱼养殖,别看只有几年时间,但可是一家明星企业。
该公司是一家集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于一体的鱼菜共生现代农业智慧工厂。走进这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一个个“鱼菜共生”的养殖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温暖如春,泡沫板上种植的芹菜长势喜人,泡沫板下涌动着清澈的水流,与一旁的养鱼池相互融通。
“我们这儿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出养分,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蔬菜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将水净化,再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该企业副总经理徐银鹏介绍。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独特的绿色原生态养殖模式得益于全电循环水养殖系统。
据悉,鱼类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2—28摄氏度,而蔬菜的最佳生长温度是15-25摄氏度。因此水温合理调控,也对鱼菜能否共生至关重要。
“配电柜开关、保护装置温度正常,电压合格,平常运输时注意不要磕碰、防潮防水。”区域经理高文武边检查边进行提醒。近日,国网景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河北增硕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种养基地园区,对供用电线路设备进行特巡。
棚内配电柜控制着水循环系统、加热装置、保温罩等设备运转,服务队员在本次巡视时进行了重点关注。
“冬季寒潮频繁,养鱼、种菜更要做好保暖措施,所以对加热、控温等设备依赖程度高,特别是年末订单多,用电非常重要,供电公司检查服务很及时。”徐银鹏说。
这种创新建设的“鱼菜共生微工厂”打造了原生态特色种养模式,每年可生产70万斤净水生态鲈鱼,与此同时,还能够产出50万斤无公害芹菜。鱼菜农产品不仅覆盖衡水本地餐企商超,还进入北京200多个社区、省会500多个小区,产品辐射范围广。目前公司有标准化养殖暖棚13座,冷棚37座,在用控温设备26台,循环养殖池500个,建有4400平智能观光棚2个。
2022年8月,为确保鱼菜共生项目和全电设备顺利实施,该公司在项目建设前向供电公司咨询办电业务。
“项目建设初期,供电人员就提前进行走访对接,为后续运转量身定制用电方案,预测负荷趋势,提供了配套设备。”徐银鹏说道。
“在了解到用电需求以后,我们第一时间按照小微企业‘三零’政策为客户开通绿色通道,新装160千伏安配变一台,保障企业顺利运转。”国网景县供电公司龙华供电所技术员冯建介绍。
项目正式运转后,国网景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定期走访,定期对项目相关设备装置和配电线路开展“把脉问诊”,提前了解冬季用电诉求,确保水循环系统、加热装置、过滤机、制氧机、保温罩等设备可靠运行,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还在走访过程中同企业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营业系统账单和网上国网用能分析“一对一”进行电费账单解读,给予安全用电和优化用能建议,打造“供电+能效”服务。
充足的电力供应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将“鱼”众不同的智慧养殖搬进了现代化大棚,让活水造就新风景,实现鱼菜双丰收,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绿色“菜篮子”可靠供应。
电力引擎动力足,企业不断壮大,向新发展。2023年12月,该企业还组建了准利食品有限公司,对冷冻成品鱼下游产业链进行拓展,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一条龙作业再次让人眼前一亮,经过去鳞、传送升降、分段、气泡清洗、消杀等工序,一道完美蜕变的“鲈鱼”就密封在真空袋中,增产扩销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2024年在室外养殖池顶加装光伏,为鱼儿遮蔽艳阳的同时,也为一弯活水增添了更多绿意。
借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浪潮,鱼菜共生即将打造二期工程,实施后鲈鱼年产量可达300万斤。同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鱼菜共生项目正逐步扩展到周边乡镇村庄,目前已推广种养面积达200多亩,每亩收入近十万元,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60余个家门口就业岗位,致富新模式更为就业增收、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营造了一塘丰富的“活水”。
如今,畅享鲈鱼,一饱味蕾盛宴的自由已经实现。活水下孕育的原生态鲈鱼和蔬菜正在引领着绿色革命,为地方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