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棵树都有独特价值——木兰围场国有林场二次创业调查(上)
6月8日拍摄的木兰林场。曾晨瑞摄
初冬时节,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龙头山良种繁育场查字营林区,阳光透过树冠,洒满山坡。静谧林间,一棵棵胸径粗达三四十厘米的落叶松与蒙古栎、白桦、云杉、樟子松等针阔叶树幼苗混生。几只采收果实的松鼠精灵般在林间跳跃。这是木兰林场生物多样性美丽画卷一角。
成立于1963年的木兰林场,与塞罕坝机械林场毗邻。它既是塞罕坝精神的伴生地,也是塞罕坝精神的实践区。建场61年来,林场建设者接续奋斗,守青山、担使命,创新开展近自然森林经营,推动传统经营向近自然经营转变,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让森林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为把森林资源保护好、培育好、利用好,如今,木兰林场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按照“生态立场、依法治场、文化兴场、人才强场、科技助场、共赢稳场”的思路,努力创建新时代国有林场建设新样板。
·遍寻良方
跳出“砍了造、造了砍”恶性循环
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林学会牵头组织,来自德国、法国、丹麦等国的欧洲森林经营专家走进木兰林场,就森林经营工作开展调研交流。
“木兰林场是中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先行者。”专家团成员、德国弗莱堡大学森林生长研究所原所长、中林联智库专家海因里希·施皮克尔作出如此评价。
经营方式赢得森林可持续经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点赞,源于木兰林场十几年前的一次转型。
木兰林场总经营面积158.76万亩,是我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经过林场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从建场之初的15%提升至85%,一座座荒山变青山。
然而到“十一五”末,林海响起警钟:中幼龄林面积占林地面积60%,森林平均蓄积量4.1立方米/亩,还不到全国5.8立方米/亩的平均水平。
经过调研和对标国内外先进林区,木兰林场认识到追求多创收、现得利的皆伐方式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建场之初,培育速生林、生产木材是林场的主要目标。”木兰林场总工程师刘建立说,为让木材卖个好价钱,往往是哪块林子好就砍哪儿。
“造了砍、砍了造”的传统森林经营模式,导致树木越砍越细、质量越砍越差。为跳出恶性循环,林场开始放眼全球找良方。
拥有1.65亿亩森林的德国,同样以人工林为主,每年木材产量达4000万立方米,销售额8000亿元。按此比例,木兰林场木材年产值应为80亿元,但实际还不到5000万元。
走出去,请进来。2010年,德国近自然育林理念被引入木兰林场。
“近自然育林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依托自然条件,借助自然力量进行森林经营,不是放任森林自然生长,而是有选择间伐,砍次留好、去劣留优,培育优质、高价、可持续的森林。”木兰林场副场长赵久宇说。
德国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大径材,而木兰林场的树龄偏低,加上国内中小径材仍有较大市场价值,为兼顾短期和长期效益,林场创新采用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模式,既保留用于生产大径材的目标树,又通过梯次间伐生产中小径材,并采取自然落种、针阔混交造林等方式推动人工纯林天然化、混交化、复层化。
2010年以来,林场完成森林抚育141万亩次,能经营的森林实现抚育全覆盖。通过监测样地分析,抚育后蓄积量年平均生长率比不抚育提高0.8个百分点。
11月14日,木兰林场技术人员在林区查看秋季抚育作业完成情况。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按照林场提出的二次创业目标,到2035年,森林蓄积量在1050万立方米以上,平均蓄积量接近8立方米/亩,其中优质林地平均亩蓄积量达到林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防治并行
织牢森林资源防护网
11月12日,附近村一处牛舍料堆突然起火。林场得知火情后,立即派专业森林消防队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及时灭火。
木兰林场共有12个分场,森林资源与当地34个乡镇285个村3000多个居民组相邻,国有和集体林地交错分布,森林防火任务艰巨。
“在承担场内火情处置任务的同时,帮助周边村庄处置突发火情,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消防队大队长王青松说。
2001年,为守护百万亩林海安全,木兰林场成为全省首个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的国有林场。和其他森林消防队不同,这支队伍根据冀北山区地形特点,在传统风力灭火方式基础上,大力推行以水灭火方式。
“风力灭火一般只能扑打地表火,对强度较高的灌草火和树冠火无能为力,当火场风力突增或风向突变时,极易发生危险。”王青松说,以水灭火能够使人员和火线保持一定距离,直接扑打火头,更快扑灭明火。
打开一张防火图,取水点位置、道路通行条件、山峰高度落差等信息一目了然。
“每年夏季,队员们都会进入林区,专门到最难走最难爬的地方开展实战拉练。这不仅提升业务素质,还全面掌握了地形地貌。”王青松说。
近年来,林场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一长三员”组织体系和林长制制度体系。将林区划分为472个资源管护网格,整合无人机、探火雷达、卫星小站、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森林防火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1支专业森林消防大队、5支靠前驻防以水灭火中队、7支靠前驻防风力灭火中队,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日趋成熟,基本形成半小时扑救圈。
在龙头山分场一片林地内,一棵棵缠着黑绷带的落叶松格外醒目。
“这是为防治新虫害采取的措施。新虫害被专家命名为河北黑蚜蝇。”龙头山分场场长纪晓林说,河北黑蚜蝇幼虫寄生于树干韧皮与木质交界处的松脂内,不易接触药剂,如果防治不及时,一旦虫蛹羽化,极易产生大面积虫害,造成树干畸形。
为防治新虫害,林场详细调查河北黑蚜蝇发生机理,在抚育作业中避免枝杈和树皮碰伤,预防虫害发生。在虫蛹羽化成虫前,用橡胶锤适度击打树皮上松脂,不伤树皮又杀死虫蛹,再用遮阳网将流脂孔封死,将虫困死其中,隔断繁殖链,消灭虫害。
为保护好绿水青山,木兰林场不断提升测报、防治、检疫、普查等能力,加强科研合作,推广先进技术,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年均完成各类无公害病虫害防治10余万亩,成灾率始终控制在4‰以下。
·差异化营林
让每棵树都有独特价值
“林班图显示,这片30多平方米的灌木也在作业范围内,应该抓紧清理,为明年造林腾出更多空间。”11月14日,木兰林场燕格柏分场副场长陈志国对营林工作进行检查。
“工作到位不到位?哪片林子需要抚育经营?站在山脚下,只能糊里糊涂。”在林场生产一线干了半辈子的陈志国说,由于林场宜林荒山已经全部绿化,精准提升林分质量是当前主要任务。
燕格柏分场五号沟内,一棵棵长势良好、树干粗壮的蒙古栎、白桦、山杨等阔叶树自然分布在山坡上。
“这里都是黑土,适合种好树、长大树、育好林。”陈志国说,此前这片林子大部分是成不了材的萌生树、病死树和荆条,属典型低质低效林。
目前,木兰林场天然林面积64万亩,其中大多是多代萌生、无性繁殖的萌生树,林相残破、干型弯曲、活力不足。
“萌生树由老根提供营养,前期生长快,后期迅速衰退、寿命短,且林木质量差,不宜长期培养。”陈志国说,近年来林场通过疏伐修复、天然更新、人工补植等措施,将低质低效林转化作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
并非所有萌生树都无价值。林场在近自然育林理念指导下,依据实生树和萌生树的差异,将林分划分为乔林、中林和矮林。乔林由实生树组成,矮林由萌生树组成,中林二者兼有。
为让每棵树都有独特价值,林场根据林分类型、发展阶段、立地条件,为每片林子量身定制经营路线,明确具体措施。
“立地条件较好的针叶乔木,以培育优质大径材为主导目标,实施目标树经营技术路线;立地条件较差的杨桦矮林,以生态防护为主导功能,实施防护林经营技术路线;交通和立地条件好的幼龄油松乔林,以培育绿化苗木为主导目标,实施绿化苗木基地技术路线。”木兰林场规划设计院党支部书记王辉说。
按照《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规划目标,今后林场将持续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转化,加大珍贵树种普查培育力度,调整优化林分结构,提高高效固碳树种比例,大力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形成层次多、冠层厚、树种丰富的森林结构,年均实施森林抚育6万亩左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