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然灾害的日益频繁,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需丰富巨灾保险的保障形式,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

  那么,如何通过保险的力量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巨灾保险未来建设之路要如何走?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推动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保险防灾减灾救灾作用”平行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巨灾保险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巨灾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及财富的不断聚集,对于进一步发挥保险机制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提升巨灾保险保障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加强巨灾保险前沿研究,总结国际经验,梳理各地试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理论;要稳步推进地方试点,不断完善居民住宅巨灾保险,支持有意愿地方政府通过巨灾保险共同体开展巨灾保险试点;要不断丰富风险分散渠道,鼓励国内再保险公司加大对巨灾风险支持力度,利用全球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探索新型巨灾风险分散方式;要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推动行业建立风险数据库,开发迭代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已初步确立。早在2016年,原保监会、财政部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推动地震巨灾保险在全国落地运行。在此基础上,今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巨灾保险制度逐步从单一保险产品设计,向系统性制度建设转变。在现有地震灾因的基础上,将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纳入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中国全域常见自然灾害的全覆盖,并将金融保险金额翻倍,进一步提高了保障程度。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今年1月至8月,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4283万户次居民提供了近9万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

  “我国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具有地方特点的区域性巨灾保险制度试点创新持续深化,保险行业结合地区的风险特征,因地制宜设计一地一策的保险方案。”巨灾保险共同体主席、中国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副总裁降彩石在论坛上介绍说,今年3月份,由巨灾保险共同体承保的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巨灾保险在河北省落地,为河北省7400万群众提供了人身+住房+财产三层巨灾保险保障。除河北省外,宁波市的公共巨灾保险形成了以自然灾害为主要保障,叠加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义勇为相关保险的1+3综合保险保障方案,累计受理47.8万户居民报案,为34.3万户次居民提供了巨灾赔付。

  进一步探索巨灾风险减量

  近年来,全球巨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程度不断上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较大损失。应急管理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2.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远高于2023年同期的382亿元。

  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状况,我国保险业在应对灾害事故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2184.48亿元,同比增长32.77%。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5282.20亿元,同比增长10.11%。财产险公司中的产险业务赔款4540.86亿元,同比增长9.62%。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比灾后赔付更有价值的是,将风险关口前移,探索风险减量可有效规避和减少灾害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

  在论坛的成果发布环节,两项风险减量服务举措落地,进一步将巨灾保险保障从传统的灾后补偿,向灾前、灾中、灾后全方位风险管理的延伸和拓展。

  具体来说,一是北京市气象局和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立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共同打造气候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模式的北京样板。二是“保险业服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示范区暨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赋能门头沟区巨灾风险减量管理行动”正式启动,北京市气象局与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将依托气候保险北京服务中心,通过构建风险减量服务闭环,助力门头沟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谈及保险业风险减量服务能力,降彩石表示,保险业要持续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多措并举推进巨灾风险减量工作,通过建立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风险管理,整个保险服务链条积极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结合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时期,协助地方政府举办防灾、防汛以及防台风的演练、知识问答等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助力提升群众的巨灾风险意识。

  此外,降彩石还呼吁,要构建减灾防灾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保险行业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同构建全国统一的防灾减灾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运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形成灾情灾损数据库,为灾害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2023年全球保险业为巨灾损失支付的费用超过了100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继续每年5%至7%的速度增长,全球巨灾保险缺口正在不断扩大。”瑞士再保险公司中国区总裁兼再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尚卓博表示,除台风、地震以及热带气旋等灾害外,次生灾害亦频繁发生,例如由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然而,这些次生灾害目前尚未得到保险的充分保障。他呼吁,国内与国际的保险公司、再保公司以及公共机构应通力协作,应采取风险减量的长期策略,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共同致力于降低保障缺口。

  巨灾保险建设仍任重道远

  巨灾保险制度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所发挥的功能,正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今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了海南文昌和广东徐闻,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损失。保险业克服通信、电力、供水受损等困难,加大资源调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秉持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的原则积极行动。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目前保险业已为“摩羯”台风赔付和预赔付的保险款项超过32亿元,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在我国保险业应对灾害事故作用愈发凸显之际,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巨灾保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据了解,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约为1200亿美元,其中保险赔付约为600亿美元,占比为50%左右,而我国保险赔付占灾害经济损失为10%左右。“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相比,我们的进步非常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降彩石也认为,我国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仍任重道远,应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技术研究和跨行业协作,推动巨灾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说来,一是在宏观层面,应加快推动巨灾保险的立法,明确巨灾保险的法律地位以及保障范围、运作机制等,为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并加强财政支持和相关配套政策,激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巨灾保险。二是在中观层面,建立巨灾保险标准体系,推动共保体、政保合作、巨灾债券等巨灾保险机制的标准建设,并进一步发挥保险公司专业队伍建设,助力服务政府应急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三是在微观层面,持续推动标准化巨灾保险产品体系建设,丰富完善政策性和商业性巨灾保险的供给,发挥保险行业资源集聚优势,不断提高风险减量服务能力。

  谈及巨灾保险发展的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伟华认为,目前巨灾保险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保费支出,希望未来各级政府根据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巨灾保险的责任体系,更好地推动巨灾保险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