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创新引领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无机盐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帮助解决吃饭问题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开辟新的战场,现已成为助力国内产业升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无机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方式极为落后,产品种类仅有30余种,年产量不过数万吨。当时,磷酸盐的生产主要依赖湿法磷酸,且生产设备简陋,多为板框过滤机、敞口蒸发锅、夹套结晶器等。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无机盐行业才开始尝试热法磷酸生产,虽然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其种类依然有限。其他无机盐产品也面临同样问题,如碳酸钙年产能仅数十万吨、双氧水年产能只有数万吨,而保险粉等产品技术更因受到外国公司的压制,发展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无机盐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20世纪80年代,无机盐行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和产量迅速攀升,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从无机盐产品产量的增长率来看,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率约为6%,90年代年均增长率为9%~12%,21世纪前1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2.6%;从产品种类来看,1980年我国无机盐产品品种约为350种,1990年达到560多种,2014年增至1300多种。
而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无机盐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无机盐产品有22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年产能超过1.6亿吨,年产量超1.2亿吨;每年200多个品种、近2000万吨无机盐产品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双氧水(27.5%计)年产能超过2800万吨,碳酸钙年产能超过4000万吨,一些建国初期尚属空白的产品如白炭黑等也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炭黑生产技术,年产能超过2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白炭黑生产国。
75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创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对我国无机盐工业发展的贴切总结。这些年间,我国无机盐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品牌培育持续深入;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集聚能力持续提升,集中度稳步提高。
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无机盐行业更是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节能发展要求,针对黄磷、铬盐、氰化物、二硫化碳等重污染产品,提高其准入门槛,并致力于加强高温尾气、循环水、固废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广泛采用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技术,显著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部分企业已实现黄磷尾气100%的综合利用,铬盐含铬废渣的解毒处置利用率也达到了100%。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推动,我国无机盐行业依托深厚的制造底蕴与科研实力,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碳酸锂年产量从2011年的3万吨迅速提升至2023年的45万吨,在全球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硫酸镍是高镍三元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全球产量的70%源自中国。此外,中国还在2023年贡献了全球磷酸铁锂电池产量95%以上的份额。
凭借技术创新,无机盐行业还成功构建了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实现了锂、镍等关键金属的循环再生,有效降低了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既曜春华,亦乘秋实。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技术需求的持续高涨与国家“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我国无机盐行业将乘势而上,继续推动技术革新与绿色转型,力争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