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独联体国际钛协会等单位指导,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独联体钛工业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


  记着从论坛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钛工业呈现出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的态势,各类主要产品产量与需求量连创新高。2023年,中国钛矿产量达到324.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7%;海绵钛产量达到21.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3%;钛材产量15.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4%;钛材消费量14.8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9%。钛作为战略性稀有金属,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钛合金因其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被用于飞机的大梁隔框等结构框架件,及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发动机罩、排气装置等部件的制造,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还可以减轻自身重量,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降低能耗;在航天工业中,钛合金也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压力容器、燃料贮箱、紧固件、仪器绑带、构架和火箭壳体等。


  在舰船制造与海洋工程领域,钛的应用同样广泛。钛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低密度等特点,是制造舰船和海洋工程设备的理想材料,被用于制造核潜艇、深潜器、原子能破冰船等各类舰艇,以及螺旋桨推进器、鞭状天线、海水管路等舰船设备。在海洋工程中,钛还应用于海水淡化、海洋石油钻探、海洋热能转换电站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钛工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推动了钛在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展应用,并深耕个性化、大众化、多样化应用场景,钛制日常消费品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表示。


  独联体国家拥有丰富的钛矿资源,拥有完整的钛材加工产业链,在全球海绵钛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钛材加工制造工艺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与独联体国家海绵钛、钛材产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双方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在全球钛工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还将推动全球钛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钛产业与俄罗斯独联体钛产业共同构成了支撑全球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段德炳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人文沟通,促进优势互补,协力打造钛产业命运共同体。二是强化共商共建共享,促进模式创新,推动钛产业合作提质升级。三是深化社会组织合作,发挥协会商会作用,搭建高水平互动平台。


  本届论坛聚焦国际钛合金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工艺技术、产业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汇集了众多钛合金领域高层次人才,共同探讨钛合金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钛行业全产业链企业,军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等先进制造企业的代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10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