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产品彰显现代农业科技“硬实力” 走进农交会看农业“未来式”
超3000家企业参展、2万多种展品集中展示、超5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作为农业农村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展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广州举办。展区内,尖端的智能装备、实用的平台软件、生动的应用场景,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硬实力。
这个高3米、重6吨的大家伙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农机,它是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交会的“团宠”。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波称:“我们把整个驾驶舱去掉了,所以这是一款无人化的拖拉机。这个拖拉机具备自主驾驶、自动避障以及能够进行自动化的路径规划,操作者只需要通过手机App或者是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无人化的作业。以整地为例,大概一个小时能干30亩农活,如果一天按10个小时算,一天能完成300亩。”
除了这些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无人智慧农机外,这家研究所还展示了 集多种前沿技术于一体的“伏羲农场”。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是中科院40多个涉农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覆盖农业的各个领域,包括种子、土壤、气象、农机种植等各方面。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从空、天、地多维度研发出来的智慧农业系统、设备,而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有所运用,有的已经走出了国门。
现代农机“身怀绝技” 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
怎么样,这些硬核农机、高新技术是不是让您对现代农业有了新的认知?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更直观展示农业科技的转化运用成果,一场现代农机装备演示活动举行,12家企业40个品类的智能化科技农产品走进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这台纯电智能割草机有六个大小不一的车轮,一对酷似螃蟹眼睛的车灯,即使在凹凸不平的草坪上,它也能做到匀速而平稳地运行,还能在原地360度旋转。
而这台全自动蔬菜移栽机能提升蔬菜种植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展示中,农机从田上驶过,两排间距是45厘米的菜苗被种下,别看它很缓慢,它的作业效率可比人工快了不少,因为它能一次性完成取苗、投苗到覆土镇压。同时,种植的间距能根据菜苗的种类随时调整。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学生何育恒称:“人工操作从之前的多人改成了1人,我们实验室团队的方向,就是一个关于无人农场的规划,比如我们会规划机器的路径,让它自己进行作业,通过摄像头的图像识别功能来判断哪些部分漏苗了。”
此外,现场还演示了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驾驶水稻联合收获机等智能农机,它们不仅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