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近日,在沧州市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晾晒场上,金黄的玉米堆成小山。“别看咱这儿多是盐碱地,但是产量一点儿也不差,经过几年的测土配方施肥,甚至比普通地块产得还要多。”阳光下,合作社负责人张宸介绍,今年,玉米平均亩产可达65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沧县拥有74.7万亩盐碱地,分布在兴济镇、汪家铺镇等13个乡镇。为了充分开发盐碱地的农业潜力,沧县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淋盐压碱、降盐蓄墒、科学选种、测土配肥和起垄覆膜等,有效改良了重度盐碱土壤。同时,沧县加速了成熟技术模式的转化应用,建立了旱碱麦“一村一名技术员”的种植技术服务体系,确保关键技术能够落地生根。这一体系覆盖了县级、运东8乡镇和160个村,近180人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团队致力于旱碱麦管理技术的推广、指导和服务。今年全县夏收旱碱麦9.5万亩,平均亩产262.5公斤,总产2.49万吨,较上年分别增加4.5万亩、15.1公斤、1.26万吨。

除了旱碱麦喜获丰收,沧县的盐碱地上还展现出多样化的丰收景象。最近,沧县兴济镇南堤村2100亩盐碱稻田迎来收获季,稻田间蟹肥、稻香,一派醉人的景象。南堤村北邻青县、东靠黄骅,为三地交界处,以前村里的耕地都是盐碱地,村南的望家洼更是全村盐碱度最高的耕地。2018年南堤村借助紧邻沧浪渠与余庆屯干渠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采用大水漫灌压减土壤中盐含量,种植富硒水稻取得成功。2022年,在逐步扩大压碱改良土地的基础上,村集体先后流转土地6000多亩,秋播旱碱麦,夏种水稻。同时,南堤村还引入外地“稻蟹共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前,南堤村水稻田养殖稻田蟹1500亩、龙虾500亩、鱼类泥鳅等100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垂钓、体验民俗。沧县坚持“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广种植旱碱水稻、高粱、苜蓿等耐盐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适应盐碱地的生长环境,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实现土地增量的提升。使昔日的盐碱地蝶变为丰产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推进盐碱地作物多元化种植基础上,沧县有规划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打造全产业链条促进盐碱地增收。兴济镇南堤村积极发展旱碱麦深加工,由南堤村成立的“沧州春润发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了“南堤旱碱麦颗粒小麦粉”“石磨面粉”“南堤旱碱麦精致小麦粉”等面粉品种和“面条”“馒头”“面花”等面食产品。目前,开发出的挂面、旱碱麦馒头已推向市场,广受好评。沙琪玛、黑芝麻丸、营养棒等小食品已生产出样品。该公司申请的绿色食品“春酝”牌小麦面粉也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未来,沧县将继续深化盐碱地治理,探索更多增值途径,致力于将盐碱地挑战转化为绿色发展新优势,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