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磨一剑”目前处于临床科研阶段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亮相
3D打印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您能想象用这种方法打印器官吗?在正在举办的第26届高交会上,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就亮相了。让我们一起去现场一探究竟。
跟随镜头,我们一起看看本届高交会上全新亮相的、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的首个3D类器官打印机。记者手上这样一个样品就是由人工培育的心脏细胞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这台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未来这样的技术可以应用在精准医疗、药物开发、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技术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的微型组织,通常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类器官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就像我们的打印机需要墨水,生物打印机需要的是生物墨水,它们由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的生物水凝胶以及营养因子构成。它们经过生物打印机的打印,还能保持细胞的活性。打印精度可以达到0.05微升,也就是直径两三百微米。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伟称:“可以替换和修复部分受损器官,我们也还在探索用体外制造人类器官来生产这种生命活性物质,比如一些肝的类器官,生产这种类似白蛋白之类的物质。”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是清华大学团队20年的科研成果,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一步步实现了工程化落地,目前已处于临床科研阶段。
陈建伟称:“我们也想把这些技术真正地去进行产业落地,能够真正惠及到每个人身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