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中国“气大庆”增储上产
金秋时节,川渝大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座座钻塔巍峨矗立,轰鸣的发动机声音传向远方,勤劳的天然气勘探人正在钻场紧张施工……
在我国的天然气版图上,包含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的四川盆地令人瞩目:天然气总资源量达4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已获探明储量7.5万亿立方米。但探明率仅18.7%,让这里仍是最具潜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盆地,资源条件足以支撑建成全国最大的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
勘探开发“遍地开花”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最早布局的天然气重点勘探开发区域之一,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
6月28日,中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801.9亿立方米;8月27日,大201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创四川盆地二叠系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10月25日,西南油气田页岩气年产量达102.9亿立方米,连续5年页岩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
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介绍,公司不断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2023年正式建成我国西南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区,连续10年保持产量年均30亿立方米以上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增储上产最快、资源量最大的油气田,支撑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和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另一家企业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聚焦“深层碳酸盐岩、致密砂岩、页岩”三大天然气领域,落实“10个千亿方”资源阵地,全力推进“川西、川东北、川南”三个50亿方大气区建设,实施老气田稳产、新区快上产、攻关新领域三大工程,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产量规模连上台阶。
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是推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关键因素。各油气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针对深层、超深层勘探开发,西南石油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通过青年科技精英赛、十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形式,已形成“复杂构造区深层致密砂岩、页岩精细评价与甜点优选技术”“深层碳酸盐岩、多类型页岩气差异富集规律及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锚定“70亿方稳产工程”,以解决气井低压、低产阶段长期稳产和水平段积液等核心问题为目标,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现场试验,排采工艺措施取得新进展,支撑长寿命气井实现稳产。
西南油气田公司针对四川盆地纵向压力系统复杂、难钻层位多等地质工程难点,开展优快钻完井技术攻关,形成了以“井身结构优化、个性化钻头+长寿命螺杆、精细控压压力平衡法固井”等为核心的技术系列;针对高温、高压、含硫井况和易漏、易塌等破碎地层,形成了以“抗200℃高密度钻井液”为代表的12项钻井液技术。
此外,各油气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钻井参数和储层改造方案,提高开采效率和产量。
增储上产前景广阔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勘探程度尚处于早中期,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盆地,增储上产前景广阔。
“筇竹寺组新类型页岩气的突破,开辟了页岩气增储上产新领域,让川渝建设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基地的底气更足。我们坚持资源优先、勘探先行、效益开发,聚焦深层和非常规,坚持大科技、大统筹,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规划下个十年,实现百亿气田‘上得去、稳得住’,奠定第二个百亿气田的资源基础。”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西南石油局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郭彤楼说。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历程长达7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确立不同类型天然气藏开发理论技术体系,并编制了天然气勘探开发系列标准规范,搭建起完备的产、运、储、销系统,形成多样包容的经营管理模式。
何骁介绍,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正向构造部署的探井泸页1井,已连续一月日产气量超过10万立方米,有力证实了川南龙马溪组具有“正向构造保存条件好、储层品质优、含气性好”的特点,进一步拓展了川南—川东页岩气有利区面积。
此外,在常规气增储上产方面,该公司在蓬莱气田蓬探1井区灯二气藏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5亿立方米,目前已提交探明储量1221亿立方米,累计投产试采井6口,建成产能100万立方米/天,展现出良好的开发潜力。如今,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供应企业,已部署“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任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