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

  专家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显著加大,多项增量举措落地实施,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从相关部门释放的政策信号看,后期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加大,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加大

  为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近期,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多项政策举措陆续推出。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是支持性货币政策的重要体现。9月27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降准降息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内需,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同步实施降准降息,充分体现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以实际行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

  央行行长潘功胜日前透露,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多项房地产金融的政策措施,包括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等。

  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9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明确,各商业银行原则上应于2024年10月31日前统一对存量房贷利率实施批量调整。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利于借款人进一步降低房贷利息支出,或将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叠加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以及部分城市政府调整限购、限售政策,住房金融政策大幅度密集调整,向房地产市场发出了明确信号,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将带来积极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继续发行

  在货币政策全面发力的同时,财政政策如何稳经济备受市场关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保持稳步推进态势。今年已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3000亿元投向支持“两新”领域,其中15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15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有6批次的发行计划将完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10月8日表示,经过梳理,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

  “这是扩大有效需求、推动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表示,从短期来看,通过政府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工具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有利于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尽快提振需求。

  魏琪嘉进一步表示,投资支持的领域包括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这些领域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有助于支撑今后乃至“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完善专项债管理新举措将尽快出台

  地方政府专项债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今年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3.12万亿元,到9月底已发行2.83万亿元,还有2900亿元,目前正督促各地在10月底发行完。

  他还透露,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在拓展专项债投向领域方面,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建议,可继续围绕投资拉动作用较大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发力,并向惠及面广的消费、民生等领域倾斜,围绕新基建、新产业、新能源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积极围绕现有领域拓展资本金应用,并根据项目收益、重要性等适当放开领域限制,在更大范围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

  “为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不排除四季度增发国债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同时进一步放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用途。”连平表示。

  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投资形势,魏琪嘉认为,当前政策储备充足,下一步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实物工作量将加快形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发挥带动作用,还能撬动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后续,随着各方面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投资运行保持平稳态势,并对经济运行提供高质量支撑,是当下有为、未来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