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音乐学院民族歌剧《二泉》专家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民族歌剧《二泉》专家研讨会在津召开。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

民族歌剧《二泉》专家研讨会在津召开。人民网记者 孙一凡摄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著名歌剧理论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雷佳,原总政歌剧团团长、民族歌剧《二泉》总导演黄定山,国家一级编剧、民族歌剧《二泉》编剧任卫新,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绍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民族歌剧《二泉》艺术总监王宏伟主持。

各界专家学者对天音师生在民族歌剧领域的长期耕耘和不懈努力高度赞扬。他们表示,天津音乐学院民族歌剧《二泉》的成功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天津音乐学院在教学和创作上卓越水平的典范展示。大家认为,民族歌剧《二泉》通过精心编排的曲调、唱段和剧情处理,成功地概括并传达了其深刻的主旨和情感,展现了中国文化独特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进而开辟了民族歌剧发展的新视野,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乔佩娟对天津音乐学院在创作精品与培养人才方面的贡献予以特别表扬。她说:“《二泉》作为一部歌剧,舞台呈现的整体水平很高,演得好,唱得好,整个舞台故事讲得也非常好,又好听又好看又感人。”此外,她高度评价天津音乐学院在剧目打造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探索。《二泉》的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艺术表现上,更体现在艺术教育融入实际表演中的教学与实践有效结合上,极大地提升了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也进一步增强了剧目的文化影响力,这种模式应该在当前的艺术教育中广泛推广。

对于此次作为教学剧目创排《二泉》,导演黄定山表示:“表演艺术一定是实践艺术,是行动的艺术。特别是歌剧,它是所有舞台艺术门类集合之大成,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如果仅在课堂、坐在钢琴前,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在排演歌剧的时候,老师们在现场排练,在舞台的课堂上一对一的教学,现场指导学生不断地验证和实践,这是了不起的事情。天津音乐学院探索出‘产教研学演’这样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说,对整个艺术教育都会产生启示性的作用。”

在讲述自己的编剧经历时,任卫新分享了创作关键情感爆发点时的个人感受,尤其是阿炳在剧中喊出“我瞎了”的那一刻,突出了强烈情感的表达。此外,在舞台设计的哲理深度,特别是如何通过光与暗的对比在舞台上表现阿炳的内心世界,深刻表达了阿炳对光明的渴望。他也强调了自己对剧中唱词的高标准,每一句都必须富有深刻的情感力量,以确保剧作的情感深度和艺术影响力。

王宏伟表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天津音乐学院创排民族歌剧《二泉》,通过对阿炳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入刻画,展示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二泉》在传统音乐和现代表演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下一步,我们将满怀信心担负起光荣的使命,不断凝练形成中国民族歌剧“产教学研演”一体化教学体系,推出更多具有充沛艺术感染力、说服力的精品力作,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