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9月12日,昌平区“两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服贸会新闻发布厅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落地于昌平未来科学城东区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预计将于年底投入运营。该创新中心旨在破解核心生物催化剂受制于人等难题。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科学服务处处长杨薇薇介绍,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方向和昌平区域产业定位,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及美丽经济、农业及食品、环保、能源、新材料“五大领域”,重点聚焦研发转化、高端制造、企业总部“三大环节”,重点构建“八个一”产业支撑体系。
“‘八个一’即打造一个主题专业园区、组建一个国家创新中心、出台一批产业支持政策、聚集一批优质高效企业、搭建一批关键共性平台、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基金、汇集一批产业骨干人才、支持一批有效应用场景。”杨薇薇表示,今年年初,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产业集聚区、示范基地同步落地昌平并启动建设。
其中,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是昌平区与化工大学合作,依托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团队技术力量,在未来科学城东区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约6500平米,目前已完成装修改造,预计年底前能够投入运营。
据介绍,该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催化剂设计、原料开发、过程强化、产品工程等四个分中心,建立基础数据及催化剂设计、分析测试、中试验证等三个平台,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弥补产业链短板。
“创新中心主要目标是解决三大问题,一是破解核心生物催化剂和相关工具受制于人的问题;二是解决我国生物反应器等关键设备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三是打通我国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市场把控能力。”杨薇薇说。
记者了解到,昌平区围绕“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这个总体目标,部署实施了相关行动计划。今年以来,通过存量培育和招商引资,围绕生物基新材料、胶原蛋白、生物育种、气体发酵等细分领域,昌平区已聚集7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金额超过35亿元,已初步形成集群,即将成为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名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