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关村”力争三年达世界领先水平

  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设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集中展示了过去三年我国88项农业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 本报记者 甘南摄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昨天,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开幕。近800位国内外嘉宾来到北京“农业中关村”的核心承载区——平谷,探讨和共享前沿科技成果。

  国际顶尖学者和企业家参会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聚焦“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的主题,共举办20场论坛。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知名科学家、高校校长、教育家、优秀青年代表等近800位嘉宾参会。

  大会期间,将陆续发布《全球农食系统国家科学与政策指南》《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2022年度报告》《食物系统转型首席执行官指南》中文版等全球性的农业科技相关成果。大会还将发起成立世界农业隐形独角兽企业研究院、农食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合作中心、农业中关村路演中心。

  京郊平谷,为何要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农业科技盛会?

  首都北京是科技创新高地,也是国际交往中心,这些都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在京城的农业版图中,平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平谷是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也是首都的大谷仓。”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在大会发言中说,2020年7月,本市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建设具有全国引领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其核心承载区就位于平谷。

  117家博士农场获批创建

  历经三年,“农业中关村”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平谷区副区长刘堃介绍,目前,核心区土地已完成一级开发。与正大、保利、首农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今年底和明年一季度,将会陆续有5个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平谷区正全力以赴,希望在三年内将“农业中关村”真正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园区。

  如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平谷提出建设“博士农场”,邀博士们来平谷创业。

  短短一年多,117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分布在全区17个涉农乡镇街道,13位院士、411名博士赴平谷当“农场主”。这些农场涵盖了种质资源、分子育种、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林下经济、果品提质增效等多个方向,共引进了粮食、蔬菜、果品、中草药等1000余份种质资源。其中,荞麦、旱稻、优异生菜、五彩茄子等100余项创新成果得到市场认可,40余个创新项目成功落地。

  88项农业“三新”成果亮相

  主会场设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入选我国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88项前沿成果。

  一株仿真苹果树旁,智能水果采摘机器人吸引不少人围观。只见它缓缓伸出机械臂,精准握住一颗苹果,轻轻一扭就扽断了果柄。随后,它又将果子轻轻放在下方的果篮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台采摘机器人是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自动化所联合研制的,除了采苹果,它还能采摘番茄、草莓等其他农作物。”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杨明浩介绍。机器人的摄像头能够对果子进行成熟度检测,判断是否在可采摘的范围内,之后再驱动机械臂。

  在中国农业大学展区,机器人的种类就更多了。除了摘果机器人之外,还有喷洒药剂的绕障机器人、可断点续喷的单旋翼无人机等。

  在种业方面,我国首个食用鲟鱼“京龙1号”、打破国外白羽肉鸡种源垄断的“沃德188”,以及玉米“京科968”、不结球白菜“春油4号”“奶白1号”等近年来的新品种,也都亮相此次博览会。

  刘堃介绍,博览会设置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方展区,以及“高大尚”平谷、中国农业大学展区。此外,大北农、首农、牧原等涉农龙头企业、12家国际农业科技企业也带来了当家产品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