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为产业蓄势聚能下好“先手棋”
记者从9月27日举行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专场上获悉,2023年海淀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比达53%。近期,海淀区还出台了“1+6”配套文件,136条任务措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产业蓄势聚能下好“先手棋”。
打造七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的海淀,服务型经济特征明显。据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介绍,该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484.2亿元增至2023年的10207.8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撑作用显著,2023年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
日前《海淀区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发布,并围绕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行先试改革、文化赋能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建设配套了6个文件,“1+6”配套文件明确了136条任务措施,其中先行先试38条。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海淀将实施原始创新策源、企业能级跃升、人工智能引领、先行先试改革、人才高地建设、空间统筹优化、产城深度融合、创新文化赋能八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20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7个,包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医药健康、集成电路、商业航天以及具身智能、量子科技、智能网联汽车等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同时加速区块链、元宇宙示范应用,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为产业蓄势聚能下好“先手棋”。
全面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发布会上,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介绍,海淀区青年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海淀每年在读高校学生超过40万,入学的新生也超过10万。海淀区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出台了系列措施,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
据介绍,海淀区将以“青春向海淀,有AI有未来”为主题,全面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我们将着力从五方面打造青年引领、AI赋能的现代化高品质未来之城。”杨仁全介绍,五方面具体包括,打造向上向善的青年文明之城、追梦筑梦的青年创新之城、好学乐智的青年成长之城、宜居宜业的青年乐活之城、共享共治的青年开放之城。
“我们诚挚地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来到海淀、扎根海淀,在海淀这片‘城市友好、青年有为’的热土上,用青春和智慧书写海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和城市一起阔步向未来!”杨仁全表示。
2021年以来共引入首店279家
“我们最近发布的‘海淀很潮’宣传片,展示了海淀的一些时尚消费场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同。海淀作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任务的‘主承载区’之一,近年来,我们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海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岳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消费应用场景不断转型升级。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探索建设智慧商圈、智慧书店,推广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推动数字博物馆、展览馆等业态加快布局。打造“硬科技”嘉年华等科技产品首发首秀平台,培育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中关村壹号等2个全球首发中心,2021年以来该区共引入首店279家。
“面向未来,海淀将继续打造更加优质、开放、国际化的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海淀发展和消费。”岳立说。
记者 金朝力 实习记者王蔓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