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发布消息显示,近年来,在儿童智能手表发展中伴随的“隐患”备受关注,回答问题“离谱”、播放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内容、诱导学生充值“游戏”……作为不少学生“标配”的儿童智能手表,被频频发现存在问题,令家长们担忧。对此,“首都教育”表示,要多方合力守护孩子的“腕上安全”。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功能的不断延伸,其丰富的功能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降低、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还可能暗藏诱导消费、暴露隐私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首都教育”发布的消息显示,针对儿童智能设备存在的隐患,相关部门已经重视起来。例如,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组织制定的《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

“首都教育”表示,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技术观、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升儿童媒介素养应当被纳入家庭与校园的教育范围。在家庭层面,建议家长可以转变强硬的干预方式,主动和孩子一起使用儿童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帮助孩子辨别内容。学校层面,应考虑加入蕴含批判性、反思性的媒介素质教育课程,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媒介观。

“首都教育”同时呼吁,儿童智能手表的家庭管控应该“疏堵结合”。把握好尺度,同时也不完全剥夺孩子接触和使用的机会。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