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产品结构 加速海外扩张 饮料企业多渠道打开市场增量空间
东莞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678.08亿元,同比增长5.17%,增速同比下降4.68个百分点,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3.44亿元,同比增长14.04%,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态势,部分上市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通过布局高端产品、加码健康产品以及海外扩张等方式寻求突破,以此打开业绩增量空间。
拓展消费场景
从消费场景角度而言,近年来餐饮、量贩等多元化渠道为饮料企业寻觅增量提供了新机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今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达30647亿元,同比增长7.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418亿元,同比增长4.6%。在餐饮市场呈相对稳定表现的背景下,餐饮渠道的扩张,也成为饮料企业近年来进攻的重点。
以佐餐身份承接客流、与餐饮品牌联名已成为部分饮料企业的选择。比如,百事无糖生可乐与赛百味推出联名套餐;王老吉与满记甜品全国门店联名上新两款“荔枝口味”新品,并与必胜客共同推出限时联名主题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同步上线。
与此同时,零食量贩品牌以抱团作战的方式实现体量的迅速扩张,在传统商超、便利店之外入驻量贩门店被不少企业视为拥抱新兴渠道的重要举措。据香飘飘近日公告,Meco如鲜果茶和奶茶类产品已经进入零食量贩渠道销售,为了更加贴合零食量贩渠道的产品特点,公司推出了零食量贩渠道定制化的产品。目前,小包装定制款Meco如鲜果茶已在万辰集团系统上线,定制款杯装冻柠茶将选取部分系统上线。
从饮料市场看,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相关企业积极推动品类多样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东鹏饮料、维维股份、养元饮品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乳制品市场出现阶段性供给过剩,带动产品价格下行,消费潜力有待激发。在此背景下,10余家上市公司出现业绩亏损或增速下滑情况,而伊利股份、妙可蓝多、新乳业等公司业绩实现逆势增长。
专家指出,面对零食量贩渠道可能带来的毛利率下降问题,饮料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寻求平衡。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同时控制零食量贩渠道的产品投入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渠道导致的风险集中,把量贩零食渠道当作品牌曝光的一种营销策略即可;其次,企业还可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线,例如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系列产品,通过单聚焦、多品牌战略的实施,以及差异化定价策略,利用线上商城、高端零售店、便利店等其他渠道提升整体利润率。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饮料行业已形成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体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各种新技术,近年来,饮料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升级,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效率变革。
在元气森林湖北咸宁工厂,在100摄氏度—140摄氏度的高温下保持30秒,饮料经过超高温灭菌后,灌入无菌处理的瓶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工厂采用无菌碳酸生产线,从而实现全线产品不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
数字化转型促进饮料企业提质增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调研显示,近年来,规模以上饮料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部分先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娃哈哈、农夫山泉、崂山矿泉水等一批饮料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及成果,入选国家相关部门评选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等。
绿色发展是饮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饮料行业加快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促进全面绿色转型,饮料企业从产品降塑、节能降耗等多方面践行绿色制造。去年,有多家饮料企业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绿色工厂”名录,充分体现了饮料企业顺应“绿色生产”的时代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以及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行业趋势。
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目前,我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出海正成为食品饮料企业创新破局的主要方式之一。全球化让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构建出不同的消费特征。各国市场环境的不同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出海”更要强化品牌力,做到产品的“本地化”。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认为,作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RCEP不仅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便利的贸易条件,也为食品饮料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喜茶、茶百道、古茗等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霸王茶姬马来西亚首批全新旗舰空间日前开业,其在当地门店总数也已突破130家。今年8月,霸王茶姬在新加坡一口气开了3家新店。当前,该公司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均有门店,而马来西亚是其在东南亚最成熟的市场,形成“单点突破、多地开花”的扩张局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出海已成为品牌大规模、集体性动作,动作背后是全球化战略。一位新茶饮品牌负责人表示,当下饮品“出海”,首站往往绕不开东南亚。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文化背景、营商环境、消费习惯的差异,这考验着新茶饮出海时如何在品牌建设方面作出变通、如何更亲近当地消费者。
虽然饮料品牌在海外市场表现抢眼,但出海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供应链与原材料、消费群体、团队搭建等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在出海方面,供应链、人文、组织架构等方面是困难点比较集中的地方。出海初期,品牌会选择与国内市场风味、消费人群等相似,或者说华人比较多的地方布局。其次,海外市场的法律法规、消费环境等与国内市场有很大差别,品牌需要充分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
专家指出,面对挑战,饮料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产品方面,应深入挖掘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口味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要加强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营销策略方面,要灵活运用当地营销渠道和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