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少年心灵健康 专家齐聚浙江开“良方”
11月2日至3日,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暨校家社协同育人现场会在浙江桐乡隆重举办。
此次会议以“深化家庭教育心理研究 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为主题,400余名高校和研究所学者以及中小学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新时代家庭观、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互动,将有助于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与实践经验,为“教联体”建设开出了诸多“良方”。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丛中笑教授指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关系必须具有一致性、整合性和实践性,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支持。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提出,畅通的沟通渠道、适当表达与换位思考、双向双赢的三个沟通底层逻辑,有力促进了校家社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
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负责人连榕教授分析了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定位模糊、边界不清、机制不全、联动不紧密等难题,并建议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加强系统研究、健全机制、整合资源、高效协作。
北京师范大学蔺秀云教授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的重要角色。
天津师范大学吴捷教授提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心理教育服务体系,并分享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儿童青少年家校医社协同心理教育服务规范化建设工程”公益活动。
中国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负责人李伟健教授近年在浙江、海南等多个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开展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是解决当前家庭教育指导难题的有效举措,其中亲子沟通班会课则是破解校家协同育人困境的高效路径。
实践论坛环节,浙江及其他省市多所学校积极融入“三全”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分享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成功经验,有力证明“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当前,桐乡市已全面推进“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显著提升了校家社协同育人水平。展示会环节,桐乡市中小学教师团队带来了19堂亲子沟通班会课程,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旨在增进双方的交流与理解。
在参加了以孩子使用手机和自律性为主题的班会后,一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表示,她不仅认识到了使用电子设备的积极面,缓解了自己的担忧,还从其他家长那里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
这些有效的实践探索不仅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各地“教联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