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启动
6日-7日,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正式启动。本次研训营基于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北京一零一教育集团和腾讯公司,在前期共同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大中企贯通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联合北大的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共同发起和组织。研训营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的大模型技术,打造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AI发展趋势、国产AI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大模型关键技术、语音处理、多模态、具身智能、几何定理证明等前沿领域,并基于国产AI大模型开展专项实训。
研训营持续两天,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参与两种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对AI大模型前沿技术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参加。
北京一零一中校长、书记熊永昌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的正式启动,是为了深入的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北京一零一中通过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通过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北京一零一中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为具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元、更立体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位具有潜力的学生能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扎实。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胡俊表示,本次研训营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教师团队、卓越的企业资源,以及中学与大学紧密合作的优秀人才培养平台。作为中国智能教育的先行者,北京大学已经建立了18个智能研究相关的中心,致力于联合开展前沿研究与教学,并在元培学院开设了通用人工智能班,在信息学院设立了智班,培养未来科技领袖。他参与的同学能倍加珍惜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与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以及在新科技革命中勇立潮头,贡献青春力量。
现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王亦洲和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负责人王迪分别带来专题讲座。王亦洲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探索现状与展望未来的奇妙之旅》的科普报告,从深度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展望等五方面对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他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保持好奇心,并致力于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些大问题储备知识和技能。王迪在讲座《未来因科技而不同,国产万亿参数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中,通过回顾生成式AI模型发展的历程,启发同学们思考前沿技术取得创新突破的底层逻辑和探索过程。他也分享了腾讯在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大模型全栈技术方面的实践,腾讯混元通过自研高性能网络、自研机器学习平台和框架以及万亿参数MoE 架构大模型,实现了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王迪鼓励同学们积极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本次研训的专家来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专家团队,共带来六场高质量的前沿热点技术讲座,面向大模型关键技术、语音处理、多模态、具身智能、几何定理证明等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分享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
除了专家讲座,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提供了实训平台和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腾讯混元国产AI大模型,搭建Agent角色扮演智能体,参与文生图LORA模型精调实战,从使用和创建智能体开始,逐步深入至精调和部署自己的大模型,全链路体验AI大模型技术。能亲自参与设计和创造,让北京一零一中的夏若愚同学感到新奇和兴奋:“从精调模型到生成结果,在一步步训练文生图模型更准确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与创新的力量。”
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活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不断促进学校与各界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推动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创新实践,为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助理、英才学院院长陈争,北京一零一中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田利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王威,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钟方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孔祥宇,北京大学北京招生组成员党淑平,北京一零一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员周宇辰,腾讯产学合作总监杨敏,腾讯高校合作科研平台负责人郑宇飞,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专家团队出席本次活动。
据悉,北京一零一中不仅是北京大学四星级“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一直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还与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腾讯公司深度合作,形成了育人共同体。2019年,北京一零一中成立英才学院,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军事科学院、腾讯、小米、字节跳动等单位合作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构建大中小贯通、院企校协同、家校社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巨大的进步。在各方资源的支持下,英才学院从课程、资源、组织、教学等多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充分的、持续性的、个性化的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