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用德行耕耘,收获山河,在育人中育己,在教育中成长。这样的信念,支撑我不断探索创新。

“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概括出一名教师的使命。“教书”是基础,“育人”是根本。刚进入十三中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就像小孩初次披上大人的衣裳,看起来靠谱实际充满青涩,但我想要当好一名老师的初心始终未变。

杨烁烁老师为学生答疑。图片由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提供

“各位同学好,我是你们的政治老师。”初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全体学生,我逐条介绍着对未来整个学期的目标和计划。老师是充满信心的,学生们是积极配合的,氛围是和谐融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还记得高一第一次质检考试,我比学生更激动、害怕。这既是对小苗的成长检测,也是对育苗者的能力检测。详细的备考计划精确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个小自习的安排,一切都在有计划地进行,该练该背的题都在一点点巩固,但我还是感觉有些不够。直到考前的第三节晚自习下课,我把第二天早读需要的背诵安排和框架写满黑板后,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成绩揭晓时,三个班的成绩排名都处于上游。此后,面对每一次考试,我都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自此,我的教育旅程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我的高一教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参与学校为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所组织的大公开课。当时,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跑到讲台热烈拥抱,让我感动。40分钟的课堂,从课前动员到课程讲解,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重难点的内容要突出,提问鼓励的环节要精彩、充满热情。师生融入深厚的感情,把爱国主义主题贯彻整节课始终,最后高潮升华:“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十三中学子,为中华之崛起,奋进!”慷慨激昂,掌声不息,当看到我亲爱的学生们眼里的光时,我知道,教育的火把已点燃,且永不熄灭。

“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理解。”升到高二后,这句话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学生时代的青春是五彩的画卷,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少年心怀憧憬,也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的课代表是一个秀气的女孩子,几次小测的成绩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科目。“老师,我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认真背书,但还是不如周边的人,我对未来看不到一点希望。老师,我该怎么办?”她的眼泪在眼眶打转,尽管竭力控制着,还是落了下来……我仿佛见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也有过对未来的迷茫、对前路的彷徨。我抱了抱她,此处无声胜有声。我相信最好的安慰是她自己的进步。为了让她打好基础、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为她制定了两个星期的计划,从每天基础的背诵到错题的整理,从做题技巧的锻炼到同类型题的分解。当她在新的一次质检考试取得“政治单科状元”时,我知道,她取得了进步。

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每段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平仄,有些人总觉得未来是很远的、将来是很长的。当读懂青春时,它已变成一种力量,深深镌刻在心里。作为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肆意憧憬,让每一个小小梦想都开出大大的花。

教师能够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一群人打交道。新芽唤春醒,更染一树情。校园里茁壮成长的莘莘学子,呼唤引路人;教育的康庄大道,激励逐梦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拥抱时代,点亮未来,让教育的种子洒满十三中。持续前进,蓬勃向上,十三中的希望是生生不息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