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
衡水市400余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
3月24日,孩子们在衡水王习三内画博物馆参观内画展览。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摄
衡水王习三内画博物馆举办非遗民俗精品展、桥东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举办文化培训辅导活动、深州市文化能人张占礼的“乡野梨园”文化大院举行文艺汇演……最近,衡水市多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好戏连台”,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去年以来,衡水市全力推进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通过常态化开展文化沙龙、艺术鉴赏、培训讲座、展览展演、研学实践等文化活动,使这些文化名家工作室成为文艺创作“能量场”、文化惠民“新阵地”和城市形象“新名片”,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也让城市文化韵味越来越浓。
贴近群众
400余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起来
探索虫蚀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参观各种虫蚀艺术品的制作流程和用途,认识虫子的分类和啃食过程……走进武邑县陈永顺虫蚀艺术工作室,只见枣木、榆木、槐木等虫咬蛀蚀的枯木病株,经过冲洗、定型、打磨等工序,加工成精妙绝伦的虫蚀艺术品,令人大开眼界。
工作室如何选址,引入哪些名家?去年初,该市在深入走访调研、反复会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市区首批22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入选的文化名家均为专业领域内领军人物或代表性人物,涵盖文学、书法、美术、摄影、舞蹈、非遗技艺、工艺设计等10余个艺术门类。
同时,创新开展市县“联创联建”,组织各县建设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引导当地文化名家入驻开展活动,市直文化部门提供培训指导。枣强县大营裘皮非遗传习所、武邑县观津书院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间挂牌运行。随后,市县“联创联建”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这些文化名家工作室因地制宜,分为两大类。一方面,对位置便利、可正常运行的文化名家个人工作室进行改造提升、统一挂牌,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依托既有文化场馆、街道社区活动室、文明实践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不同艺术门类文化名家入驻,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之初,该市便确定了就近就便、服务群众的原则,按照有标识、有名家、有简介、有制度、有活动的“五有”标准精心打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文化名家工作室400余个,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5700场,参与群众286万人次。
相遇相融
群众文化活动热起来
前不久,衡水湖、孔颖达公园的两个城市书房策划组织了“小候鸟”自然课堂、约“绘”春天主题绘画、“走进盛世鸿儒孔颖达”研学实践、书香下午茶、新书分享会、阅见“悦”美好、名家微讲堂、侯店毛笔制作体验课等特色活动,活动日成为读书爱好者们向往的幸福时光。
在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中,衡水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形式创新、精准惠民等做法,与群众相遇相融、教学相长,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该市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场所位置选择,坚持群众便利性与区域均衡性相统一,尽量建在街巷路边、社区周边、群众身边,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同时注重均衡布局,合理设置空间点位,防止出现扎堆或盲区,力求最大范围服务群众。同时,注重发挥各类文化名家在临街及社区工作室的辐射带动力,支持他们以公益小课堂形式抓好“传帮带”,推动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
——每逢节假日,位于滏阳河畔的田茂怀虎文化博物馆便门庭若市,“走进水浒时代之武松打虎”“每个孩子都是小画家”“走进大师的艺术世界”等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众多青少年踊跃参加,通过“参观研学+绘画写生+手作体验”,领略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书法名家杜长荣、美术名家张玉生、摄影名家康同跃领衔的工作室常态化举办重点书法作者培训班和美术、摄影讲座,培训艺术骨干3500余人。
——景县新华书店公共文化空间推出“新华小剧场”,在表演老师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演课本剧、情景剧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锻炼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依托遍布城乡的文化名家工作室,衡水市大批文化名家业已成为文化惠民主力军。
双向奔赴
文化强市建设有了新活力
一个水晶壶,一支弯毛笔,凝神聚思,手随心动,勾描点画,方寸之地具千里之势……去年以来,王习三内画博物馆举办“内画进校园”大师课等活动100多场,推动内画艺术传承弘扬。
4月15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君杰指导孩子们练习戳脚。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君杰从“古兵器古拳谱成果展”“非遗戳脚研学游”到“衡湖论剑演武大会”“青少年热辣滚烫拳王争霸赛”,其工作室组织的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内画名家黄双水,国家级非遗武强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马习钦,国家级非遗深州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林,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纸名家秘青亚等,在学院设立名家大师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培训授课,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空间新外延。
如今,通过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一个个高标准文化名家工作室走进衡水城乡群众生活半径,为群众带来“文化+”新体验,合力绘就生活美、精神富的同心圆。
——刘现辉工作室打破单一门类的艺术壁垒,将民俗画与剪纸、扎染、动漫、皮画等艺术形式结合,并将民俗画刻印于衡水老白干酒瓶和各种创意摆件上,“一画多用”,实现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
——衡丰社区积极探索建设“名家共享空间”,聘请市内多位文化名家,常态化举办相关艺术培训,“一室多用”,扩大工作室半径外延,最大限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武强周窝村音乐大集以村民自编自演的方式火爆出圈。“这些天吃住在周窝,和当地演员零距离接触,同‘草根明星’成了朋友,深深体会到:艺术家只有深接地气、扎根人民,才能获得不竭的创作灵感,创作出真正的精品力作。”导演郑广义说。
文化名家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中激发创作灵感,去除浮躁之气。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焕发创作热情,展示艺术才华。通过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衡水市的一批文化名家与普通群众之间双向奔赴、双向滋养、双向赋能,为这座城市播撒了文化种子,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出门就到,推门就进”,文化名家工作室正在成为湖城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文化圈”逐渐融入百姓生活,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遍洒城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