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外实践”主题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
11月20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菜鸟集团、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凌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协办的“循环经济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外实践”主题边会在阿塞拜疆巴库COP29中国角召开。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及知名企业的近100位代表现场参会。现场发布了《中美循环经济专家联合研究报告》《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两份研究报告,并联合30余家国内外企业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了《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气候行动的企业倡议》。
图为边会会场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主持会议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挑战,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资金缺乏和能力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障碍。COP29核心议题是资金,当前各缔约方正在积极磋商。我们呼吁发达国家落实《巴黎协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力度,期待大会达成更有力度的新资金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希望边会为国际社会提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交流平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严峻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利益和全球人民福祉。2023年11月,中美达成《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将循环经济纳入合作领域。今年8月,中美召开循环经济专家对话启动会,9月双方举办首届循环经济合作论坛,中美双方围绕循环经济深化了合作、发挥了领导力。当前,中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循环经济作为重要领域,中国愿同社会各界一道,加强国际合作,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公众意识,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作用。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副特使里克·杜克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副特使里克·杜克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中美两国合作十分重要,中美双方围绕循环经济等气变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开展了地方合作。在COP29上,双方还联合举办了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高级别活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我们必须团结协作。美国地方层面也将继续推进气候行动,希望与中方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一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杰出高级顾问内特·霍尔特曼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杰出高级顾问内特·霍尔特曼表示,中美气候行动工作组是中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要桥梁。在循环经济方面,双方依托循环经济专题小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双方将继续发挥现有机制作用,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循环经济领域交流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表示,中国始终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强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中国与美欧在循环经济领域开展了良好交流合作,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芬兰驻南高加索巡回大使科丝婷·纳里宁
芬兰驻南高加索巡回大使科丝婷·纳里宁表示,国际社会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已形成普遍共识。在芬兰,年轻人愿意购买二手衣服和产品,赫尔辛基的垃圾清运车上贴着“我们运的不是垃圾、而是资源”的标语。芬兰正在制定循环经济法,将循环经济相关指标纳入国家自主贡献。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必不可少,今年10月,中芬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循环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相信中芬循环经济合作将造福全人类。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与大家分享了对循环经济的三方面体会:一是中美在循环经济领域合作展现出很强的领导力,促进国际社会对循环经济认可度不断提升。二是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提供更多制度安排和激励政策,也需要企业界持续探索努力。三是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十分必要,要进一步夯实数据、标准等工作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处副处长王浩主持会议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
在边会上,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代表中美双方专家发布了联合研究成果《中美循环经济专家联合研究报告》。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关一松发布了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循环经济三重奏:助力中国落实气候行动》报告,介绍了循环经济在推动中国气候行动中的“三重奏”机制:降低难减排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转型中关键原材料供应并减少废弃物产生、增强社会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环部主任张英健主持会议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菜鸟集团副总裁韩曦、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宋阳、凌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等嘉宾围绕“中国循环经济实践与经验”这一主题,分别进行了分享。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分享了发展循环经济助力能源转型路径的思考和实践,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报告在供热、交通、发电等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具体路径选择。他表示,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推动能源转型,可以实现降碳、减污、增效的协同效应,建议加快构建循环耦合的组织形态,不断提高中国再生资源的产量比重。
菜鸟集团副总裁韩曦
菜鸟集团副总裁韩曦表示,数字化技术是推进供应链全链路减碳的关键。他介绍了菜鸟集团从订单生成到回收各环节的减排措施,包括包装减量、循环利用、包装回收、绿色运输和清洁能源使用。菜鸟推出的碳资产管理系统和面向消费者的绿色互动社区,不仅提升了物流服务的减碳可量化和可视化,还鼓励了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
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宋阳
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宋阳以“二手循环经济,让世界更美好”为题,分享转转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实践。他介绍,转转交易品类涵盖二手手机、3C数码、家电、图书、轻奢等百余类目,每年帮助数千万用户完成二手商品的循环流转,并积极推动和参与“标准”提升行动,搭建循环基础设施,推进“数实”融合,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凌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
凌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表示,凌雄科技始终秉承“数智创新、循环发展”的理念,积极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将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公司日常运营各环节,强化业务协同以推动资源循环再利用。他表示,凌雄科技将不断丰富和完善数字化闭环DaaS服务模式的内涵,让更多IT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大幅提升IT设备的循环再利用价值。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主持会议
在“国外循环经济实践与经验”环节,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德国拜耳集团、美国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毕马威的代表,分别就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进行了分享。
马里兰大学助理研究教授,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项目联合主任朱梦曳
马里兰大学助理研究教授,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项目联合主任朱梦曳表示,美国马里兰州在循环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实践,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和社区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而且通过促进循环利用,增强了经济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拜耳公共事务、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部执行副总裁Matthias Berninger
拜耳公共事务、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部执行副总裁Matthias Berninger表示,拜尔集团作为生命科学公司,其可持续发展战略聚焦于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地球资源,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农业和健康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拜耳集团承诺到2030年实现自身业务运营的碳中和,并在农业领域减少3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美国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国际项目副总裁Daniel·Wald
美国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所国际项目副总裁Daniel·Wald介绍,ISC通过促进政策对话、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加强了不同国家间在循环经济促进减碳方面的合作。在泛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ISC致力于推动政策对话、技术合作特别是在促进多样性科学体系和全球背景下的科学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环境和气候行动做出了贡献。
毕马威印度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政府全球提案负责人、国际经济贸易协会印度分会联合主席Apurba Mitra
毕马威印度可持续发展合伙人、ESG政府全球提案负责人、国际经济贸易协会印度分会联合主席Apurba Mitra表示,在印度等南亚地区,毕马威已经与多个企业和政府机构合作,提供关于循环经济的咨询服务,减少浪费并优化产品的再利用和回收过程。她表示,期待同世界各国企业一起利用循环经济带来的机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有效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
发布联合倡议
在联合倡议环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支持气候行动的企业倡议”,倡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在根联合三十余家企业共同发布。倡议呼吁全球企业加强合作,携手共进,推动价值链的循环转型,重塑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协同并进,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