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用混凝土诠释建筑生命
在三峡大坝建设中,她带领团队完成大坝混凝土新技术的研究;当学校建材本科专业被迫停止招生时,她送上一份全国建材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阐述专业重要性;当得知贫困生留学深造遭遇困难时,她慷慨解囊帮助学生圆梦……11月16日,恰逢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孙伟诞辰89周年纪念日,一部以孙伟生前往事为蓝本创作的原创话剧《燃灯》在东南大学首演。经由话剧的生动演绎,孙伟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爱生如子的一生如昨日重现。
“我在混凝土中度过了一生中的黄金时间,觉得非常快乐。”孙伟曾这样回顾与混凝土之间的情缘。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她带领团队实现了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能、抗冲击力等方面的突破,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敏锐的学术嗅觉比年轻人还强
“她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谈到他对孙伟的最深印象时说,“当大家还在研究碳化、冻融、氯离子渗透等单一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时,孙老师率先提出开展化学-力学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研究,并研发出实验装置和表征方法。”
“孙老师的开创性研究,引领了国际学术界新的研究方向,后来结构、材料等领域的科学家们开始纷纷关注环境、载荷等多因素对混凝土寿命的影响。”东南大学张云升教授说。
孙伟还拥有敏锐的学术嗅觉,这让她的学生受益匪浅。2009年,一本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述的《结构混凝土多尺度模拟》刚一出版,就被孙伟收入囊中。随即,这本书被确定为东南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那时孙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捕捉学术前沿问题的能力,比年轻人还要强。”东南大学蒋金洋教授说。
在孙伟的科研人生中,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映射着她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尝试:在南京长江二桥工程中,她和团队按照二桥设计寿命预期要求,提出多系列桥用粉煤灰混凝土配比及设计新方法,确保二桥结构混凝土安全服役100年;在润扬大桥、南京地铁、苏通大桥等项目中,她研制的“性格各异”的混凝土材料,让这些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都在百年以上……
“孙老师善于创新、不循常规的同时,科研方向也很专一。几十年来,她一直专注两个方面,一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发,二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蒋金洋说,孙伟这种久久为功的学术品格,让师从孙伟近20年的他受用一生。
对科研的韧劲一直延续到晚年
在东南大学,“坚持不懈”“兢兢业业”是师生们讲述孙伟时所用的高频词。混凝土抗疲劳实验,往往一次要持续好几天。为了测试并记录不同时间的混凝土韧性、抗疲劳性数据,科研人员要扎在实验室,不能离开。实验期间,孙伟会与科研人员一起连续几晚不回家。
这种对科研的韧劲,一直延续到孙伟晚年。近耄耋之年,孙伟依然保持每天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量。张云升回忆道:“孙老师每天清早8点到办公室,晚上12点才回家,几十年如一日。她曾经说过,‘每天工作8小时肯定成不了大科学家’。她为学术事业投入的时间、精力,我们这些学生都做不到。”
对自己非常苛刻并自律到极致的孙伟,对学生们却如春风化雨般关怀备至。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这位“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每到端午节、中秋节,总会带绿豆糕、月饼等给学生吃。孙伟的家也是学生们经常出入的温馨港湾:一碗面、一块大排、几个鸡蛋,是学生们几十年后回忆与孙伟相处时,深留脑海的温暖记忆。
“孙院士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她一贯的谦虚、敬业、创新、严谨。她用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的尊重,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