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陵园路街道:探索基层法治治理新途径 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新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矛盾纠纷愈加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宅基、赡养、抚养等纠纷,也有土地变迁、司法不公、退伍军人安置等新型矛盾纠纷,既有民间的矛盾纠纷,也有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纠纷。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无疑为基层治理增加了难度,作为直接面临诸多矛盾的街道办事处,如何破解基层治理困局、化解矛盾纠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如何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中,邯郸市陵园路街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改革思维,进行了生动实践。陵园路街道整体处于邯郸市邯山区老城区中心,除机关办公地点所在的皓月大厦小区外,均属于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域,具有典型的人员群体结构复杂、矛盾纠纷较多的特点,基层治理工作难度较大。
为突破这一局限,谋求更加稳定局面、更大发展潜力,陵园路街道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运用法治思维创新为民服务举措,以陵北社区为试点,谋划建立了“法治小屋”,精心打造“1331”矛盾纠纷排调机制。“1”为调解平台“法治小屋”;“3”为“法治小屋”的组成功能室,分别为“法治大讲堂”“法治书吧”和“红燕会客厅”;第二个“3”为化解矛盾实行三级管理,由居民小组长通过每周排查,发现矛盾苗头,及时化解在第一级,如矛盾不能化解,将矛盾双方请至红燕会客厅,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二级,如还是无法化解双方矛盾,再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调解,将矛盾纠纷最终化解在第三级;最后一个“1”为调解过后必回访的工作机制。
“法治小屋”的建立,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有众多群众参与其中。如家住陵后街17号院的刘女士,邻居在未经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过道私自安装了防盗门,把刘女士家厕所的窗户圈到了邻居家内。刘女士说,“圈占公用地不说,还影响我家通风和隐私,太不像话”。“法治小屋”的调解员多次到双方家中拜访,采用情理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调解,最后邻居主动移走了防盗门,几十年的老邻居握手言和。
家住陵园巷平房的王女士反映,邻居家的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因长时间未修理,大树越长越歪,甚至歪到了自家的屋檐上,导致房顶松动,墙体略微有裂缝,如此下去,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王女士去邻居家沟通,说明情况,要求其把这棵倾斜的大树砍伐掉,但是邻居称“此树是其爷爷种植的,爷爷在几年前已去世,这是对爷爷的一种怀念,坚决不能砍掉”。两家因为树木砍不砍的问题,产生了矛盾。了解此事后,党员干部任红燕同志前去协调沟通,从安全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上门劝导,最终做通了工作,邻居同意砍掉倾斜的树木,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又使得双方邻里关系和好如初。
截至目前,陵北社区“法治小屋”按照“1331”调解工作法,通过调解群众矛盾、宣讲法律知识、聘请律师顾问等方式,成功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了预防化解矛盾、推进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作用,已成功化解辖区邻里、家庭、婚姻、经济等矛盾纠纷300余起,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区氛围,先后有多家媒体登篇报道,“法治小屋”的“屋主”任红燕也在2020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下一步,陵园路街道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法治建设新局面,奋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坚定历史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努力达到更高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