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城镇化进程一览:9省份城镇化率超70%,这一地总量遥遥领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那么,分省份看,哪些地方城镇化率高?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公布了31个省份常住人口和城乡人口构成相关数据。数据显示,目前,共有9个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重庆和福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超过了85%。上海以89.46%位居第一,北京以87.83%位居第二,天津也达到了85.49%。
整体来看,这三大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体,经济发展以二产和三产为主,一产以及一产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经非常小。
广东和江苏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是首次达到或超过了75%,分别为75.42%和75%。另一个东南沿海经济大省浙江去年城镇化率为74.2%,辽宁的城镇化率达73.51%,位居第七。重庆和福建的城镇化率也都超过了70%,分别为71.67%和71.04%。
这其中,有的人口大省虽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70%,但省域内不同地市之间的城镇化差距明显,省域内一些人口密集但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未来城镇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这9个省份之后,2023年内蒙古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58%,比上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距离70%大关已经很近。
从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升幅度来看,由于中西部城镇化进程比较晚,原有的城镇化基数比较低,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快提升,因此近年来城镇化提升幅度比较大的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以2023年为例,城镇化率提升幅度位居前十的省份分别是西藏、青海、安徽、新疆、甘肃、云南、陕西、四川、广西和贵州,有9个省份来自西部地区,1个来自中部地区。
在城镇人口方面,目前有11个省份城镇人口总量超过了3000万人,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河北、湖南、湖北、安徽和辽宁。其中,广东、山东、江苏和河南城镇人口数量超过5000万人。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城镇常住人口9583万人,比第二名的山东多出2900多万人,在各省份中遥遥领先。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相比农村,城镇人均收入更高,消费也会多很多。广东有庞大的城镇人口,以及较高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
广东之后,山东和江苏这两个经济大省的城镇人口均超过6000万人,分别为6633.58万人和6394.5万人,分列二、三位。中西部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城镇人口也超过了5000万人,达5701万人。此外,四川和浙江的城镇人口分别达到了4978.1万人和4917.2万人,距离5000万人的大关已经很近。
从乡村人口数量看,共有11个省份超过2000万人,分别是河南、山东、四川、广东、河北、湖南、安徽、云南、广西、江苏和湖北。其中,河南、山东、四川和广东乡村人口超3000万人,河北乡村人口达2752万人,湖南的乡村人口2551万人,安徽的乡村人口达2356万人。这些乡村人口数量大的区域也是当前城镇化率挖潜的重点。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渠道进一步畅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协调推进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得到有效补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提到,以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为重点,兼顾其他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县,在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加快突破,构建产业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业、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
以豫东南为例,根据第一财经今年8月报道,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喻新安表示,包括周口、驻马店等市县在内的豫东南区域目前城镇化率不足50%,因此仍有较大的城镇化潜力。他强调,这些地区的城镇化不同于人口向一二线城市流动的城镇化,而是“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通过发展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吸纳附近人口就业解决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合并一些自然村,形成人群聚居的新城镇新区域。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认为,黄淮海大平原农业生产条件好,历史上开发也比较早,人口密度比较大,一些地方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超过1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虽然有一部分人外出就业,但留下的人口数量还是非常大。该区域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产业外溢、落户,加快城镇化进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